电商资讯
让电商创业成就每一个人

淘宝每天访客100个怎么提升?(人工补单平台)

兄dei,莫着急、花几分钟时间,好好看看这篇干货,绝对让你恍然大明白!!!

(注:全程奶妈式实操,篇幅较长,注意点赞+收藏。)

通常下,新手们开网店都很佛系,几乎跟着自己的想法、或者一些大神的直播课程去操作,很少深层次的想明白:平台凭什么给咱们推送流量(访客)?

咱们的产品,真的是全网唯一无可挑剔,平台不给流量是他们损失?

答案很显然不是。

而是咱们没有给平台创造更好的价值,甚至创造的那点价值,相比其他同类产品而言,平台塞牙缝都嫌弃。

我举个例子,大家就明白了。

就像咱们在公司打工,都打过工吧?我创业前,也打了十几年工。

那么,才进公司,我们想要高薪、拿奖金,得需要什么?

要么听领导话、遵守公司制度、完成工作内容,一个月赚点辛苦钱,俗称基层员工。

要么完成绩效考核、创造销售(效益)、达到业绩要求,一个月赚到提成、奖金,俗称骨干。

……

这么说,应该懂了吧?

那么问题来了,咱们在淘宝开店,算是变相的给马云打工,到底属于基层员工、还是骨干成员、或者高干管理层?

如果,啥都不是,那肯定会被“公司(平台)”边缘化、甚至劝退。

因为道理很残酷,你创造不了效益啊,公司不养打酱油的啊。

这个逻辑性,应该很现实了,大家都容易理解。

说的更透彻、更直白点,你想从平台提升更多访客,那么你又能给平台创造多少价值?

或者说,在现有的100个访客中,你的店铺可以创造多少销售额、提升多少dsr评分、吸引多少老顾客回归,从而帮助平台的买家不会被抖音等平台抢走?

毕竟这是一门生意,说大一点是互赢互利的成就,说小一点是各取所需的利用。

这应该说的很明确很清晰了。

所以,咱们得了解“平台规则”、熟悉“引流玩法”、做足“产品内功”等等,而不是稀里糊涂、似懂非懂的一顿瞎搞。

否则,不仅极容易被“留着微信送视频”的大神们带进坑、割韭菜。

无一例外的下场,都是这样的~~~

开了一周左右、访客依旧是0

淘宝新店开了一周左右,访客依旧是0,怎么操作?103 赞同 · 30 评论回答202 赞同 · 51 评论回答

开了两个月、烧了近十万广告费,还是没几个人买

淘宝店开了两个多月了,没什么人买,直通车又烧不起,该怎么办呐……?57 赞同 · 13 评论回答600 赞同 · 66 评论回答

所以,“没流量(没订单)”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,你还不懂、不理解为什么没流量、更不懂、不会获取流量,就一脸懵逼的被人割了韭菜。

比如,流量有哪些、竞争机制是什么、需要什么维度支撑等等。

这些深层次的逻辑,你不懂、不理解,就根本没办法理解“标题优化”、“卜单开车”等实战操作的每一步核心。

正因为,总在依葫芦画瓢、跟着半桶水大神们的基础操作去实践,结果就不难猜了。

我总在提醒大家,开网店,就是做生意

既然都是做生意,想赚钱,就必须谨记几点“生意逻辑公式”:

1)销售额(订单)= 流量 * 转化率2)流量 = 曝光(展现)*点击率

3)流量来源 = 免费 + 付费 + 活动

4)免费 = 搜索 + 猜你喜欢 + 人气 + 淘口令 +微淘

等等

5)付费 = 直通车 + 超推 + 钻展等

6)活动 = 聚划算 + 每季主题活动 + 淘抢购等等

当你能把这些东西看明白、想透彻,接下来的问题,咯嘣一下,七窍至少通了六窍。

比如“没流量*没访客”:

1)平台有哪些流量?

比如,免费的、付费的、活动的,这必须在脑子里有个大致了解;

2)各流量的组成结构是什么

?同时,“各流量能对产品带来什么价值”

比如,我们常说的“没流量”指的是“免费流量”中的“自然搜索

入口”,而“搜索入口”基础构成 = 顾客搜索“关键词” + 点击产品“主图”,两者缺一不可;

在绝多数类目中,“搜索入口”占据爆款的主要流量来源60%以上,因为“搜索入口”精准、稳定且爆发快,所以大家都很青睐。

3)提升各流量有哪些“技巧及细节”、平台竞争机制是什么?

比如,想要提升“搜索入口”,“标题”必须包含“顾客所搜索”的“关键词”,并出现在“搜索结果页面”(被顾客看见),这叫展现/曝光,也可以理解为“搜索排名”;

而想要“关键词排名

”,就必须累积销售额、dsr、人群标签等维度,简称“权重”;当然,如果“店铺”每日都能产生稳定的“权重”,那么会给“新品”带来很好的“竞争基础”;

反之,“新店/新品”因为“权重低”,即便“标题”包含“关键词”,也很难“被顾客看见(获得排名)”。

理解这几点,也就对“竞争机制”有个大致的头绪,首先拼“店铺”、再拼“产品”、然后拼“关键词”的权重。

大家可以“搜索某个关键词”,在“结果页面”能看到天猫居多、其次皇冠店、然后钻级、最后心级,自然就更理解“竞争规则”。

当你了解“各流量特性”及“流量结构”,那么结合“自身条件”、“店铺现状”选择合适的“推广方式”。

“订单”需要“流量*转化”,我们第一时间从“流量”开始分析。

1)看看“平台发展趋势”是否影响流量;

比如,99划算节、双十二

等等,未入池产品、甚至非天猫产品,流量都很有限;

2)看看“行业淡旺季节”是否影响流量;

比如,旺季过后,肯定一片萧条;大型活动过后,也会进入低迷;

3)看看“竞争环境

变动”是否影响流量;

比如,竞品调整营销侧重,同类产品价格比你便宜、还追着你死磕;

4)看看“单品流量来源”是否影响流量;

比如,搜索入口的关键词

排名掉了、直通车的点击下滑了等等,几乎90%问题都在这;

……

从这些根源上分析,完全可以通过“生e经”、“生意参谋”等工具,把“产品流量问题”分析的明明白白的。

详细的“店铺诊断”,大家可以看看我专栏的文章,我以“生e经”一步一步实操过,耐点心、认点真,几乎个把两个小时就能搞懂。

单品流量下滑怎么办?订单变少怎么办?手把手教你用“生意参谋/生e经”诊断店铺、数据分析!3 赞同 · 2 评论文章3 赞同 · 2 评论文章37 赞同 · 4 评论文章

我就问你,咯嘣一下没有?

七窍至少通了六窍吧?

当你把“流量来源”搞清晰了,再回到根源上,无非几个解决方案:

1)要么重新耍单,把“搜索入口”的关键词排名一步步怼上去;

好在老品具备一定的基础销量及评论,操作上会比新品更容易。

2)要么开车,把“单品计划”精准投放,尽可量拉“关键词排名”;

请叫我陈先生:“直通车”操作步骤、注意事项、运营侧重!3)要么想其他推广,比如直播、短视频、知乎软文、小红书种草等等;

这下总通了吧?

不论,最终选择哪种方案,还得结合“引流”回来的“数据”进行分析,重视“转化问题”,避免继续恶性循环。

比如,关键词有排名,为什么流量少?

抛开平台等外界原因,首先分析关键词数据及主图点击率。

流量进来了,为什么订单少?

抛开中差评等外界因素,先分析竞品、市场需求,再从产品详情页及营销上提炼核心卖点。

……

这下,全通了吧?

我要不说,你可能都不知道问题在哪,更不知道解决方向,这就是术业有专攻。

所以,系统的认识、深刻的理解、熟练的掌握、灵活的运用,这才是“做生意”的正确打开方式!!!

其他什么半标题、全标题,又尼玛今天递增、明天螺旋、什么店铺布局、视觉设计等等碎片化的所谓干货,还是少看一点。

还是那句话:“开网店”本质上就是“做生意”,先生存、后发展,少干些花里胡哨的东西。

把这些经营侧重点谨记在心,运营店铺、操作单品就会清晰很多。

比如,“店铺没有流量、产品没有流量、自然搜索没有流量”就从这个源头开始思考,你就不会被无良的“大神”们以“各种直通车、淘客、活动”等方式忽悠!

现在,大家理解我为什么总不建议新手蛮干了吧?

当你全通了,想要尽可量、尽快抓住“搜索流量”,就必须先做好“基础辅助性”环节,又叫“上架优化”,如下:

1)类目与产品相关性比如:“T恤”可以放在“服饰类目”,也可以放在“家居服

类目”,不同品类的市场需求及流量是不一样的;

2)初始属性

是否符合当下需求

比如:“T恤”的款式、颜色、材质、风格等是否迎合市场需求,这涉及“选品”、“测款”层面,需要结合“生意参谋的数据分析”再做优化;

3)价格是否处于市场高消费区间

比如:“T恤”的价格,30%用户喜欢10-50元的T恤、60%用户喜欢50-120元的T恤、8%用户喜欢120-300的T恤,产品定价不同,最终“平台流量推送”也不一样,“平台大数据”绝不会把“售价100的产品”与“常年消费10几20块钱的人群”相匹配;

4)标题/主图/营销是否具备差异化竞争力

比如:每个关键词都有数据值,类目词、二级词、精准长尾词

等等数据竞争度都不一样,所以在新品新店阶段,优先从“精准长尾词”开始;

5)上架卡位,规避“月销几千件的爆款”正面竞争

比如:周一下午三点,全网“搜索页面”有几百个“月销几千的爆款”在上架,如果你的店铺信誉一钻以下、新品销量十几件,几乎成了炮灰;

……

这直接决定最终“完整体验”的结果是否健康良性、或者恶性循环

说直白点,就是影响“流量”最终的爆发时间有多快、爆发力度有多大、爆发持续性有多长,甚至决定“转化”。

在上一段,我讲过“搜索入口的流量”基础构成由“关键词曝光(排名)+主图点击”相辅相成。

而“关键词”必须累积销售额、dsr等权重,才能获得排名、引发点击、产生订单。

所以,我们做好所有“上架细节”后,重头戏终于来了!!!

在单品100件之前,最好先做好“关键词排名”、再“开车加持”,这对“搜索入口”的提升相对较快、消耗也会较低。

尤其像女装这类“转化普遍较低”的产品而言,“直通车”并不适合“新店新品”阶段,没必要花钱试错。

当然了,家里有矿的随意。

我团队在自营项目的淡旺季中,也会找一些“潜力品类”去测试新的玩法,一来、验证老的玩法有没有失效;二来、从中测试一些新的技巧,一旦有效,就会复制于天猫。

所以,几乎在引流推广层面上,我们试过N种玩法后,还是“怼单”最具性价比、最有效。

比如,百度seo、自媒体软文、小红书种草、朋友圈群发、QQ群病毒营销等等,产生“订单”的效果奇差,对“免费搜索流量”的持续性,几乎没多大帮助。

因为,这些“推广方式”的流量太广泛、太垃圾,并没有强烈的“购买欲望”。

避免杠精,我说明白:我并非怂恿大家去“怼单”,而是基于新品新店这个阶段,除了“主动营销”并没有更好的方式方法。

非常时刻,运用非常方法。

当然了,“怼单”风险,也远比其他要高,大家在一无所知、似懂非懂的基础上,千万不要盲目盲从,避免白忙一场。

我再次严肃的提醒大家:“怼单”远不是营销号宣导的那么简单、粗暴,什么找个竞品、算出坑产、然后几天递增去怼关键词。

我敢保证,不用几天绝对死翘翘。

不信邪的朋友,可以试一试。

一个很简单的逻辑,每个店铺、品类、产品的基础现状,是完全不一样的,甚至在平台的大数据库中的“成长标准”早以卡死,就像家里用电的保险丝一样,速成式的增长,只会适得其反。

我们可以在“生意参谋-运营视窗”中,看到同个层级的“平均、优秀及我的”三组数据。

每个店铺每天的“成长标准”一旦超出异常,平台肯定会介入“机审(订单预警)”,触发“订单清洗”。

举个例子,你家孩子才三岁,会不会跟一个成年人比吃饭?

所以,我团队操作一个新店新品,几乎都会基于平台标准、分析数据、做好计划,一步步迎合、匹配、增长。

如下图:

我创业近八年,每一年都在老的玩法中提炼,大致的操作流程如下:

1、参考“生意参谋-层级”算出“销售额差距”,计划多少天突破“流量天花板”。

2、参考“生意参谋-运营视窗”算出“同层平均/优秀销售额”,这就是每天“考核标准”;

3、参考“生意参谋-搜索分析

-关键词数据”,优先侧重“搜索3000-5000关键词”;

4、参考“市场同款”评论、问大家等,找出“火爆类”话术,作为“评论”参考点;

5、参考“单品分析

”搜索入口的关键词,优先“排名靠前”的词,同步拉单品销量;

6、谨记力度:新店以2-3天递增、老店以1-2天螺旋,这是不同概念及定义;

7、下架前一天及后一天,小幅度递增或螺旋,这取决“店铺权重”;

8、7-10天后,根据“单品分析”,以“生意参谋-搜索分析”数据标准,逐步替换“没用的词”;

9、新品销量100、评论15-20个、4-6个精准词具备一定排名,且“款式/价格”具备明显差异化竞争力时,直通车每天预算50-100元定向烧

10、根据“单品增长情况”,调整直通车、主动营销、甚至超级推荐的力度、方向;

11、在“广告预算

”充足的基础上,对标竞品2-4天为小周期“怼坑产”;

12、次日观察“排名”决定怼的力度、实时注意“入口词”怼坑产;

整个“操作逻辑”的大致框架、方向都在这了。

含金量80%左右,一些“核心细节”有所保留,但真心不妨碍大家有个方向去思考、去摸索。

相对于全网的“教程”而言,我相信找不出第二个了。

希望我的读者们,基于务实、勤于思考、积极进取,选择有目的的学习,而不是没脑子的当了韭菜。

静下心,好好读读这篇文章,胜过你听过所有课程。

关于“陈先生”

原知乎号“花和尚”已被封,深刻感受到同行赤裸裸的仇恨。

我就是花和尚、花和尚就是我,以“亲身经历”分享,回答/文章/视频有没有干货、适不适合你,请对比其他作者。

知乎专栏*公号:花和尚聊电商1254 赞同 · 281 评论文章

如需“淘宝运营”一对一学习解决方案,请“值呼”付费咨询,不闲聊。

赞(0) 打赏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魔思欧电商教程 » 淘宝每天访客100个怎么提升?(人工补单平台)

评论 抢沙发